什么是中国白?
“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我国白瓷系统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中国白 世博和鼎
历史文化
孔夫子说,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陶瓷是人,陶瓷是历史,陶瓷是中国,陶瓷是文化,陶瓷是艺术,陶瓷是科技,陶瓷是形象,陶瓷是情感。世界陶瓷的发展历程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瓷器白如玉的过程,而最好的玉质瓷就是德化的“中国白”。“中国白”在世界陶瓷中占了特殊的地位,欧洲陶瓷专家要人仿作而不可能,他们称它为“世界上最精良的瓷器”,“中国白”也被尊为“白色的金子”、“世界白瓷之母”。
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印纹陶的烧制。商周时代,德化已经开始建窑烧制原始青瓷。自宋代开始,德化白瓷大量销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德化窑生产的白瓷,它温润、明净、精巧、秀雅。它不是白玉更顺白玉,晶莹剔透,一尘不染,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秀外慧中,超凡脱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引人入胜,世之瑰宝。明代何朝宗创作的《渡海观音》轰动世界,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欧洲美术家把它命名为“中国白”(英文为china-white,法文:blanc de chine),“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与其他东方名瓷迥不相同,质滑腻如乳白,宛似象牙。釉水莹厚与瓷体密贴,光色如绢,若轻瓷之面泽然。”由此看来,中国白早已摘取了世界瓷的桂冠,实不为过。按实际情形看,中国白的釉是不厚的,但由于与胎体由内而外的极相一致而显得丰腴滋润,似凝脂白玉,因而在评论家地心目中,造成了釉水莹厚的美感。
艺术品位
“中国白”的艺术品位,首先在于它的胎釉浑然一体的玉质效果。玉是中国的特产,以玉琢成的器物,标志了政治等级、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的财富。东汉许慎《说文》载:“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白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中华民族对玉器推崇的风尚,促使瓷器的发展,极力追求玉器的质感效果。越窑青瓷有“似玉之瓯”,汝窑品质如玉凝脂,定窑“花瓷琢红玉”,耀州窑青瓷“精比琢玉”,景德镇窑青白瓷号称“假玉器”,甜白瓷“苇缜如玉”,纵观这些类玉之瓷,虽然工艺精湛,颇具玉器风采,但其胎骨或灰黑粗糙,表里不一,令人遗憾。“中国白”以乳白釉为主流,胎骨细柔坚致,晶莹透亮,此类质地是其他窑口所不具备的。整体温润圆融,不是白玉胜似白玉,美妙的胎釉质感逼似“玉之五德”,从而把追求玉器质感的制瓷工艺推向巅峰。
发展历程
在明清陶瓷著述中德化白瓷又被统称为“白建”,现代陶瓷工艺界称为“建白”,意为福建白瓷。白瓷,首先起源于北方地区,至唐代有南青北白之说,唐宋时代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白釉泛黄。宋元景德镇则以白釉泛青称著。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瓷器,在当时是很名贵的品种,所以,明清陶瓷著述往往把明代德化白瓷与上述瓷种媲美,或称“建之粉定”,或谓“类永、宣之甜白”。其实,德化“中国白”,加上使用杂质含量极低的优质原料和阶级窑烧成工艺,使得外观上釉层更为纯净,色泽滋润明亮,工艺技术更臻成熟,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中独树一帜。不仅与北方定窑高AL2O3含量的白釉瓷不同,而且白度和润泽度也高于景德镇窑,这种风格独具、特色鲜明的德化瓷,使人一望而知。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白瓷向多种色釉和各种彩绘装饰方向发展,在这异彩纷呈的瓷器之林中,“中国白”瓷雕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它迎光透视,晶莹剔透,偶有粉红色,釉层均匀细腻、温润明净,焕发出鲜明浓厚窑口个性,而且,其素骨玉肌的质感,更通过非凡的造型设计,充分显示出优美浪漫的韵律,散发出诱人的艺术魅力。
材质与技艺
德化窑区别于世界各窑口的本质就是材质与技艺,就是其材质世界最好,其技艺世界最好的“中国白瓷雕”。所以宣传“中国白”瓷雕,大家就知道世界材质最好的瓷器就是“中国白”。“布兰克帝支那”(“中国白”)就是福建德化白瓷的名称,也正因为是这样,这次写书的书名,我觉得更应该叫“中国白”了。德化窑“中国白”题材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水平之高超,规模之庞大,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均居世界第一,堪称“世界瓷雕之都”。有一种倾向,如拍卖行图录所述的那样,将景德镇的白瓷也叫做“布兰克帝支那”,这是无知和误导。对大多数收藏家和爱好者来说,恐怕只有“中国白”这一名词,能让他们立刻想起中国福建的那种世界独一无二的瓷器。
艺术大师
当代中国白大师主要有陈仁海领衔。
上一篇: 阿特斯国际商城订单流程
下一篇: 中国白陶瓷艺术大师–陈仁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