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迎接中国文化新觉醒时代的到来
中国文明是谦虚的文明,愿意学习,强调自我才能的发挥和贡献,中国人不是排他的,强调兼容。这是全人类应该学习的。我们不能排他,要允许多样性、鼓励多样性,我们要不断去学习,在科学、经济、医术等各方面都要参与、学习、合作,然后竞争、分享、共享。
一、儒家文化开始走入中国治国理念
刘明清(以下简称刘):请您谈谈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的背景。
成中英(以下简称成):我很早就有成立国际儒学联合会的想法。我们需要成立一个真正有学术意义的联合会。1987年,我在美国写了一封信,后来转到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之一的谷牧副总理那里。1989年,我来北京参加纪念孔子诞生2540年的会议,那个时候,学者们达成了共识,决定成立国际儒学联合会了。我认为这个学会一定要由中国发起。1989年10月,国务院特别请我回来,并让我推荐台湾、香港和海外的儒学研究者也参与进来。我把起草好的章程从美国带到了北京。1994年,国际儒学联合会正式成立。我是这个学会的发起人,我看着它成长,今年是20周年。
刘:今年习主席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社会和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这样的会议,如此高调地纪念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您认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成:很大的意义。代表最高领导人对儒家文化给予很高的重视,他看到了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重视和谐,尚书云:“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万邦”很重要,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一方面发展自己,一方面与世界上的文明国家建立和谐关系。从内部来说,中国人第一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将自己的文化再发展、再创造;第二要与人为善,重视和其他国家的交往,建立和谐的环境,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和平共处是世界发展的唯一道路。重视和谐,对国家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习主席的讲话,是对未来国家道路的深刻思考。世界的发展不止是政治的、经济的,更是文化的。
二、儒家文化传统与西方世界文明相契合
刘:大家一致认为,五四以来,中国大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儒家文化是不够重视的甚至是否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下一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不能支持中国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主流的文明是西方的宪政、民主的文明,中国的文明要靠近世界文明的大道,改革开放也证明,中国是逐渐在与世界文明接轨的,而不是远离的。如今我们强调儒家文化,发扬中华传统,是不是要远离西方的文明?这些大家都有疑问。您研究儒家文化多年,您认为儒家文化与世界的主流文明能不能契合?
成:我是这样看的,我认为儒家文化不但与世界文明的内在发展相契合,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人类文明在初期发展的时候各有所别,简单地说,在西方,希腊人重视外在环境的认识,重视知识;犹太人要找一个超越的上帝,强调超越精神;中国人在黄河流域、中原大地一夜建国,感受到的是天、地、生命的创造力量,人是天地之间的一分子,人就要参与天地的创造,发挥人的才能,促进世界的美好,有这样一种生命哲学。这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知识、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伦理,也需要一种内在的清醒。西方文化强调对外,假借上帝之名征服自然、征服世界,要扩张,这样形成一个所谓的普适价值。普适应该叫做普及,它不是原来就有的,是慢慢普及的。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发挥、人跟人的和谐关系、一种人文的社会、一种和谐的生命价值,这种内在的和谐正是大家所需要的。只追求物质文明是不够的,回到清静无为的心态也是不够的,生命是一种完整的,要实现一种人文化成,发挥个人的潜力,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到国家到国与国之间,创造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这是中国文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中国文化现在应该认清自己的方向、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认清自己的潜能,认清自己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责任,不但与西方文明相互受益、相互补充,而且也体现了一种人类大同世界的理想。我觉得这是中国人要走的路,这是人类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很高的智慧。我们要刚健自强,我们还要厚德载物。
三、需要对“五四”全面否定儒家文化做反省
刘:西方文明有一种制度的基础,但儒家文化强调一种内在的觉醒,强调道德,追求一种做人的境界。建立在人的自悟或者教化的基础上的,是不是能够实现未来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历朝历代,表面上讲的是儒家,实际上实行的是法家,是一种所谓的阳儒阴法的治国体系。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能够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治国之道?
成:以前儒家是礼教,礼乐之教,能够维系社会。现在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人口更为众多,只是靠礼乐不够,一定要变成法制、一种合理的制度。这方面西方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给我们提供了参考,但这个法制应该有两个基础,一是理性基础,一是德性基础。过去法家,主要实现的是统治者个人的愿望,没有考虑到怎样与人心、社会的道德情操、社会的共同愿望结合在一起,这是法跟德之间的关系,法跟理之间的关系,法跟人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光是法是不够的,必须要抓住这点。阳儒阴法,这个法不是我们所说的法,真正的法是一种外在的、合理的,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一定要把它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我们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律也可以进化,人心是开放的,法要不断更新,这个社会才会更有活力。西方法跟道德、法跟人心中间没有一种联系。在儒家古籍里面,比如《尚书》、《诗经》,孔子讲的仁心、仁爱,是一种施恩于民、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是很重要的;只是后来的统治者忘记了,没有了解儒家的真相,丧失了儒家精神。
上一篇: 凡尘似锦
下一篇: 提香油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