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上的“战争与和平”
《伊苏斯之战》
这是公元1831年从庞贝古城遗址发现的镶嵌画,据考证是描绘伊苏斯之战,是根据公元前4世纪希腊画家菲罗克西诺斯的同名壁画复制而成,从中可见希腊绘画发展情况。原画是应雅典统治者卡山德的要求创作,作于公元前310年。
画中描绘公元前330年秋天,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在伊苏斯大战的历史,是一幅著名的历史画。
在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把大流士打得丢下母亲和妻儿落荒而逃,后来大流士写信给亚历山大大帝,表示愿以巨款赎回母亲妻儿,并将女儿嫁给亚历山大,但遭到亚历山大拒绝,依然东侵灭掉波斯帝国。画中描绘两军大战,亚历山大击败大流士的场面。画面只用一棵击倒的大树来表示战争所发生的环境。画家集中描绘两军对阵,突出描绘波斯大流士和他的士兵,由他们的动势表明激烈的战斗情况,整个场面充满了戏剧性冲突和强烈的战争气氛。
彼得·勃鲁盖尔 《绞刑架下的舞蹈》 1568年
尼德兰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斗争至1568年初,开始遭到阿尔巴公爵讨伐队的血腥镇压。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被迫转入低潮。坚持斗争的尼德兰人民并没有放下武器,他们有些人转移到海上,有些人隐蔽在森林里,组织了许多小型的游击分队,仍在不断地袭击着敌人。
这一幅《绞刑架下的舞蹈》可能就是描写一支森林游击队的生活一角。众所周知,尼德兰历史上有名的“森林乞丐”,就是辗转于山林间的一支分散的武装力量。画上似乎有一群尼德兰游击队刚从这个山冈走过,这里还残剩着一具绞刑架。这是统治者镇压尼德兰人民的象征。绞刑架已经破旧,架顶上立着一只小鸟。附近是一个牺牲者的坟地。这些游击者无视它的存在,竞吹起风笛,唱着歌,中间有三个人手挽手地跳起舞来。所谓“绞刑架下跳舞”是尼德兰民间流行的一句口头语,其含义就不点自明了。画家用这幅以全景式风景画展现这些“森林乞丐”的活动,表现了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表示对西班牙统治者的残酷屠杀的嘲讽。在这里,人物都集中在左侧。这样,绞刑架清晰地留在画面中央,观者第一眼就会投向这具死亡的象征物。人们从这些形象的对比中,会悟出画家的内在意图,尽管它是一幅风景画,却包含着关于生与死的矛盾冲突。全画的地平线较高,观者可眺望远景,尼德兰的自然是那么畅人胸怀。有的史家对这幅画的神秘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其真正的含义尚不明朗。即是说,上述解释对有的研究者来说是不满意的。我们根据曼德尔的记述,知道勃鲁盖尔晚年留下一部分画给他妻子作纪念,可是在他临死前,他担心这些画会连累他的妻子与幼子,嘱咐妻子把它们销毁。事实上,他确已毁掉了许多素描稿,因此,仅仅说他晚年只满足于作一些风景画,显然是低估了这一幅《绞刑架下的舞蹈》的艺术意义了。
《1808 年5 月3 日夜枪杀起义者》
戈雅(1746~1828),西班牙杰出的油画家和版画家。出生于阿拉冈省萨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尔斯一个镀金匠家庭。自幼就酷爱绘画,曾进入马蒂尼兹的画室学画圣像画。1768 年到达意大利,广泛学习历史上各派画家的绘画技艺。他是一位很全面的爱国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代表作有《查理四世一家》、《着衣的玛哈》、《1808 年5 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巨人》等。
1808 年拿破仑的雇佣军入侵西班牙,腐败无能的卡洛斯王朝不战而降,不甘心做亡国奴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5 月2 日,首都马德里附近的爱国志士在太阳门下发动了反抗侵略的武装起义,不幸起义失败,法国军队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接着,法国军队无视西班牙的独立地位,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于5 月3 日的晚间和次日凌晨,枪杀了数千名起义者。极富爱国热情的画家闻知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极为愤慨和恼怒,挥笔创作了这幅揭露入侵者暴行,讴歌人民爱国热情的历史画——《1808 年5 月3 日夜枪杀起义者》。正如画家本人说的那样:“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
画面上描绘的正是这一悲壮惨烈的一幕。灰暗的夜幕下,一束强光照射在起义者身上,他们中有神甫、教士、市民和农民。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穿着白色上衣的市民,他高举着张开的双臂,愤怒地瞪着敌人,有一种不服和恼怒,恨不得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右边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伸着脖子,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对他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根本的解脱。再右边是一个善良的神甫,他低着头,握着拳头,正在为地上死难的同胞默默哀悼,而对于自己所面临的绝境,已经置之度外了。他们的身后是两个年轻人,他们显然极为恐惧,一个面露怯色、惊恐万状;另一个绝望地双手捂面,不知所措。在他们的脚下,躺满了已经被屠杀的同胞,血流满地。他们的左边,即将被杀的人群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头。画面的右边,一队荷枪实弹的法国士兵正举枪瞄准这些正待处决的起义者,这些行刑者看不到脸面,只有平举的成排枪管发着寒光,让人想到这些杀人机器在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前的凶狠、残暴的本质。
这幅作品描绘得极为出色,画家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立体感很强,并充斥着艺术的张力。色彩的运用也极为完美,士兵身后的黑影和远处的夜色交融,是衬托色,是色彩的最低层次。这些色彩与士兵和死难者黑色、银灰色的衣服形成了色彩的交相呼应,并且士兵与死难者衣服的色彩也很相近,过渡得自然、和谐,使画面浑然一体。画中张开双臂身着白色上衣,被强灯光照射的人是全场色彩最亮丽的一个,这是色彩运用的最强层次,突出了枪杀的主题,使画面的色彩达到了最高点,也把画面的恐怖气氛渲染到了最高点。
这幅画是戈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西班牙绘画史上不朽的爱国主义历史画杰作。
阿·普拉斯托夫的《德寇飞机刚刚过去!》(1942)
尤·涅普林采夫的《战斗后的休息》(1951)
法国 大卫《赫拉斯三兄弟宣誓》(1785)
《自由引导人民》 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油画作品。该画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会展(Salon de Paris)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法国雕塑家吕德《马赛曲》
作品中象征自由、正义和胜利的女神情绪激奋,正向人民发出进军的号召,群雕强大的动势造成一种千军万马的艺术效果。
希腊雕塑《胜利女神》
这件作品表现公元前306年希腊人与埃及托勒密王朝舰队的一次海战,希腊人最后得胜。出于“神人同源”的观念,作者以神话中的女神尼卡歌颂这场胜利。19世纪法国考古学家发现这件作品的时候,头和双手已经不存,然而由女神舒展的双翅和略微前倾的身躯显示出的美感,今天让人看了仍会赞叹不已。可是观众会注意到,这里不仅没有以现实主义手法所表现的那种同仇敌忾的氛围,甚至连一目了然的敌对双方都没有。
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
1937年法国举办世博会,反法西斯独裁的西班牙共和党认为,西班牙需有代表出席,并邀请毕加索创作一幅巨型绘画,占据世博会场西班牙馆一整面墙。后来,毕加索创作了著名的《格尔尼卡》,在世博会上名扬世界——
1936年7月,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内战,全国处于一片混乱,这次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法国决定1937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这对西班牙共和党人来说极为重要,他们希望在这次博览会上表现一下对这场内战的态度。而西班牙出色的艺术家毕加索同意创作一幅作品,以示他对共和政府的支持。
毕加索开始潜心创作这幅巨作。作为西班牙展馆的主要作品,又寄予许多人的感情,画作的出现必然会成为全世界人的焦点,但很长一段时间,毕加索都没有想到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他完成了许多草稿,其中人身牛头怪物这一形象为主要内容。
正当毕加索构思这幅壁画之时,1937年4月29日,巴黎便传闻佛朗哥雇用德国轰炸机炸毁了巴斯克古老的都城、西班牙中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这一野蛮暴行激怒了毕加索,也立即让他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主题。他说:“艺术家怎么可能对其他人漠不关心,自生活中抽离、放弃带给绘画创作丰富灵感的社会大众呢?不,绘画不是用来装饰房子,它是对抗敌人攻防战的必需工具。”仅仅一个月,毕加索大型巨作《格尔尼卡》便创作完成并公诸世人眼前,成为20世纪最悲壮的史实绘画巨作。
这幅巨作长达7.82米,高有3.5米。画面中女人的痛苦、阵亡士兵的惨状、牛马的嘶叫,都让人深刻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灾难,也体会到了毕加索内心的愤怒和同情。他用变形手法突出了悲惨的遭遇,在夸张外形之下,感情的抒发变得更为真实强烈,而简单的黑白灰三色更是增添了恐怖的惨相。 毕加索对于痛苦的表现并不源于这件作品的创作,他之前已经开始了对痛苦的分析,研究人物外形的变形对情感的表现。在长期实验和研究之下,才会有如此成熟的作品应运而生。画面貌似原始的手法,接近儿童般的单纯和朴实,但它所带来的强烈情感却足以令人惊讶。正是这种超越各类复杂描述,回归于简朴的形式,才得以诞生不朽的经典形象。
《格尔尼卡》在世博会上一经展出,引起了各方争论。当时,欧美新闻界对此画有各种错误见解,对此,毕加索说:“作为艺术家,我的一生不外是为了抵制反动和反对消灭艺术而进行不断的斗争……面临这场人类文明最高成就遭到危险的斗争,不能也不应该无动于衷。”巴黎世博会结束之后,《格尔尼卡》开始了各地巡回展出,尽管局势紧张对这件巨作的展出产生相当困难,但是毕加索依然决心筹备展览。随后,人们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等伟大的作品一起相提并论,它们都将人类所经历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于绘画中,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名作。
上一篇: 居家装饰画、无框画该如何摆放
下一篇: 中国茶的发展简史